2025/10/28 04/14/12
1 智能温度变送器的工作原理
2 主要接线制式详解
21 二线制接法
变送器端:两个端子。 现场控制柜端:连接至电源(通常是24V DC)和信号接收设备(如PLC/DCS模拟量输入模块)。 关键:信号接收设备(如PLC)的输入通道需要为有源类型(即能提供回路供电),否则需额外串入一个24V DC电源为变送器供电。
22 三线制接法
热电阻端:Pt100有三根引线。 变送器端(以一款智能变送器为例): 热电阻的单线接3号端子。 热电阻的双线分别接4和5号端子。
要求:三根导线的材质、线径、长度应一致,并尽可能使它们处于相同的工作环境温度下,以确保三根导线的电阻值相同(RL1=RL2=RL3)。
23 四线制接法
变送器端:明确分为电源输入端子(如L, N)和信号输出端子(如OUT+, OUT-)。 控制柜端:电源接至稳压电源,信号线接至接收仪表。
3 按传感器类型分解接线方法
31 接入热电偶
极性要正确:热电偶有正负极之分,接线时需对应变送器输入端子的“+”和“-”(例如,3端子接+,4端子接-)。 补偿导线:应使用与测量热电偶对应的补偿导线,以减小冷端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 冷端补偿:许多智能温度变送器具备参考端(冷端)温度自动补偿功能,无需外部冰点装置即可进行精确测量。
32 接入热电阻(Pt100)
首选三线制:如前所述,为获得高精度,热电阻信号应优先采用三线制接入温度变送器。 端子识别:务必参照产品说明书,准确区分热电阻的三根引线应接入的端子。
4 安全接线操作流程与常见误区
- 1
确认参数:仔细阅读变送器铭牌和说明书,确认供电电压(如24V DC)、输入信号类型(热电偶/热电阻分度号)、输出信号类型。 - 2
识别端子:对照说明书或变送器壳体上的标识,清晰识别电源、输入、输出端子。 - 3
正确布线:安全火花回路的接线(输入信号线)应采用带绝缘套或屏蔽的导线,并与非安全火花回路的接线隔离布设,防止相互干扰或混触。 - 4
牢固连接:确保所有接线端子紧固,虚接会导致测量不稳定或中断。 - 5
可靠接地:电气接线完成后,必须将地线连接到变送器的金属外壳或工业接地线上,以防静电和雷击,保障设备安全。
混淆有源/无源端口:将变送器输出端接到上位机的无源端口时,若未串入24V电源,会导致信号无法传输。 混用普通型与本安型:普通型温度变送器严禁安装在防爆危险区,本安型方可使用于危险区。 导线随意长短不一:对于三线制的Pt100,若三根导线长度、线径差异很大,会引入测量误差。
5 日常维护与保养要点
定期清洁:用软布定期擦拭变送器表面灰尘油污,清洁应在断电状态下进行。 检查接线:定期检查电气接线是否松动、氧化,确保连接可靠。 监控运行状态:通过PLC等监控系统关注变送器输出信号,发现异常及时排查处理。 定期校验:根据使用情况,依据国家标准《温度变送器校准规范 JJF 1183-2007》定期进行校验,确保测量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