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 04/14/17
信号采集:由温度传感器(如热电阻、热电偶)负责,感受温度变化。 核心处理:控制器(如单片机)读取传感器信号。 信号转换:DA转换器将数字信号变为模拟信号。 最终输出:电压或电流信号转换电路,形成标准的0-10V或4-20mA输出 。 这整个流程要稳定工作,都离不开一个设计精良的电源电路在后面支撑。
- 1
电源电路:稳定可靠的基石 电源可是变送器的“心脏”。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宽电压输入,比如能适应9-30V的直流电压范围,这样在现场电源有些波动时就不怕了 。其次啊,防护措施一定要到位,比如防止电源接反的二极管,防止过压的TVS瞬态抑制二极管,这些都能大大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老李我个人习惯在电源入口处加个防反接保护电路,成本不高但能避免很多低级错误导致的损坏。 - 2
核心器件选择:合适最重要 控制器(MCU):现在常用的有STM32系列或者AVR系列的单片机。选择时除了看主频、存储空间,还得留意ADC(模数转换器)的精度,毕竟温度信号很微弱,转换精度直接影响测量结果 。 温度传感器:PT100铂电阻在中等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高的场合很常用;如果追求极高性价比且量程合适,DS18B20这类数字传感器也不错,它直接输出数字信号,能简化后续电路 。关键是看你项目的测量范围、精度要求和成本预算。
- 3
V/I转换与线性化:设计的精髓 这是把电压信号变成标准4-20mA电流信号的关键一步。传统上用运放搭电路也能实现,但现在有像LTS117这样的专用V/I转换芯片 。这类芯片集成度高,外围元件少,而且输出电流的线性度误差能做得非常低(比如<01%),比传统运放方案性能更优,也更容易设计 。 另外,很多温度传感器(比如PT100)的特性本身不是完美的直线,这就需要线性化电路来补偿,让最终输出的信号和温度成线性关系。通常在热电阻变送器中,可以采用一个正反馈非线性调整电路来实现线性化,通过引入合适的反馈来补偿热电阻本身的非线性,从而保证输出电压与温度呈线性关系 。这个问题处理好了,整个系统的精度就能上去。
PCB布线:变送器通常用在工业环境,电磁干扰不少。信号线要尽量短,模拟和数字部分最好分开,电源线要加粗。板子布线质量差的话,变送器很容易受到干扰,影响运行效果 。 隔离技术:在一些强干扰或需要高安全性的场合,可能会在输入、输出或电源部分采用隔离技术(例如使用隔离放大器或光耦),以避免地环路干扰并提高系统安全性 。 温度范围:元件要选工业级的,确保在-25℃到70℃甚至更宽的环境温度下能正常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