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 04/14/17
温度变送器规程都涵盖了什么?
校准规范:这是核心,规定了如何检验一台温度变送器的测量是否精准。例如,最新的 JJF 1183-2025《温度变送器校准规范》 已于2025年8月正式实施,替代了旧的2007版规范 。它详细说明了校准的环境条件、设备要求、校准点选择(通常不少于5个点)以及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 。 操作与维护规程:这部分就像设备的“日常保养手册”,指导仪表工进行日常巡检、定期维护、投用和停用设备,以及故障处理 。例如,要求每天检查变送器与上位机显示是否一致,铭牌标签是否完好等 。 选型与安装规范:规定了如何根据具体的工艺条件(如介质特性、温度压力、管道尺寸)选择合适的变送器型号,并如何正确安装以确保测量准确可靠 。比如,会详细说明传感器在管道中的插入深度、方向(应逆流或垂直于介质流向)以及电气接口的防水防尘要求 。 检修规程:通常与工厂的大修周期同步,规定了对变送器进行更全面检查、测试和维修的周期与内容 。 安全注意事项:这是重中之重! 几乎所有规程都会强调安全,比如操作必须两人以上、检修前必须办理工作票并解除联锁、不得带压拆卸等 。
核心规程深度解读
适用范围扩大: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模拟信号变送器(输出4-20mA),还明确包含了输出为数字信号或混合信号的智能变送器,紧跟技术发展潮流 。 环境要求更细化:对高精度(如01级、02级)和普通精度(如05级、10级)的变送器,建议了不同的校准环境温度,使得操作更科学、结果更可信 。 校准周期有据可依:规范虽未统一规定所有变送器的复校时间,但指出应由使用单位根据设备重要性、使用环境等因素自行确定。常见的建议周期是12个月,但对于某些特定产品(如有的厂家规定)也可能长达5年 。个人认为,对于关键工艺点或恶劣环境下的变送器,适当缩短校准周期是明智的投资。
日常巡检:查看显示是否正常、接线是否牢固、有无泄漏 。 定期维护:包括清洁外壳、检查密封件、紧固接线等 。
在进行任何校准或维护作业前,务必确认仪表是否参与连锁保护。如参与,必须提前办理相关手续,做好隔离或屏蔽措施,防止误操作导致生产中断甚至安全事故 。
实战应用:选型、安装与故障处理
测温范围与精度等级:满足工艺要求并留有余量。 防护与防爆等级:根据现场环境(如是否存在易燃易爆气体)选择本安型或隔爆型 。 传感器类型与安装方式:是热电阻(Pt100)还是热电偶(K型)?保护套管插入深度有讲究,例如有规范建议6英寸以下管线插入230mm 。
测点选择:要选在流速稳定、有代表性的位置,避开死角或阀门急弯附近 。 插入方向与深度:传感器应迎着或垂直于介质流向插入,确保感温点位于管道中心流速最大处 。 接线:信号线需使用屏蔽电缆,且不能与动力电缆平行敷设,防止干扰。电气接口应朝下,并用合适的格兰头密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