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轨型温度变送器E+E-接线详解电源极性接反怎么办,输出信号如何测量

2025/10/28 04/14/12

很多工控新手在第一次接触导轨型温度变送器时,都会对着端子上的 E+E- 标志犯迷糊:这两根线到底该怎么接?接反了会烧坏设备吗?今天咱们就彻底搞懂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让你从此接线不求人!

所谓导轨型温度变送器,是一种能安装在标准DIN导轨上的仪表,它的核心任务是把温度传感器(比如热电偶或热电阻)检测到的信号,转换成一目了然的4~20mA标准电流信号,这样可以传得更远,抗干扰能力也更强,在工厂自动化里应用非常普遍。

E+ 和 E- 端子到底代表什么?

简单来说,E+ 和 E- 是变送器工作时供电电源的接入端子。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指的是外部直流稳压电源的接入点。

  • E+: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 E-: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这里要特别注意!很多二线制的导轨式温度变送器采用的是二线制传送方式,这意味着电源线和信号线是共用这两根导线的。所以,这两根线既负责给变送器供电,又负责把转换后的4~20mA信号传送出去。


正确的接线步骤与演示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明白,我们用一个典型的Pt100热电阻接导轨式温度变送器,然后输出4~20mA信号到PLC模拟量模块的场景来举例:

  1. 1
    准备电源:首先需要一个24V DC的直流开关电源。这是最常见的工业现场供电标准。

  2. 2
    连接电源到变送器:将24V直流电源的正极(+24V) 接到变送器端子标记的 E+ 上;将电源的负极(0V或GND) 接到变送器的 E- 上。这样就完成了变送器的供电回路。

  3. 3
    连接传感器:将Pt100热电阻的三根引线(假设为A、B、b,其中B和b通常在线路末端短接)按照变送器端子旁的标识(如Pt100A、Pt100B)正确连接。

  4. 4
    连接输出信号:在 E- 端子上,通常还会引出另一根线,这根线将和后续负载(如PLC的模拟量输入模块)串联,形成电流回路。具体接法是:变送器的 E- 端子接到负载(如PLC模拟量输入通道的正极+),负载的负极(-)再回到电源的负极(0V或GND)。

个人观点:从我多年的经验看,“E+”和“E-”的标记方式在不同品牌甚至不同型号的变送器上可能略有差异。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在接线前,花两分钟仔细阅读产品自带的手册或外壳上的接线图,这是避免接错线最有效的方法,没有之一!


万一接反了会有什么后果?

这是大家特别关心的问题。如果把电源的正负极接反了,也就是正极接到了E-,负极接到了E+,会怎么样?

  • 好消息是:现在很多正规厂家生产的导轨式温度变送器内部都设计了电源极性反接保护电路。这意味着,万一不小心接反了,通常不会直接烧坏变送器的核心元件。

  • 坏消息是:即使有保护,接反后变送器也肯定无法正常工作。你可能会测量不到输出的4~20mA信号,或者控制系统显示异常(比如超量程报警)。

所以,接线时还是要仔细,尽管有保护,但反复的误操作对设备总归是不好的。


如何测量和判断输出信号是否正确?

接线完成后,怎么知道变送器工作正常呢?这就需要测量输出信号。

  • 工具:一块数字万用表,调到直流毫安档。

  • 方法:将万用表串联进信号回路中。也就是说,需要断开变送器E-到负载(如PLC)之间的连线,将万用表的红表笔接变送器的E-,黑表笔接负载的正极端,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

  • 判断

    • 如果测量值在4mA(对应测温下限)到20mA(对应测温上限)之间,并且随着温度变化而线性变化,说明接线正确,变送器工作正常。

    • 如果测量值始终接近0mA,或者异常偏高/偏低,则需要检查接线是否正确,特别是E+和E-的极性以及传感器线路是否接牢。

一些实用的注意事项

  • 断电操作:接线或更改线路前,务必先切断电源,安全第一!

  • 线缆选择:使用屏蔽电缆,并将屏蔽层单端接地,可以有效减少电磁干扰对微弱信号的影响。

  • 紧固端子:确保所有接线端子都已拧紧,虚接或松动会导致信号断续或不稳。


希望以上的讲解能帮你彻底理清导轨型温度变送器E+和E-的接线问题。记住,清晰的接线是设备稳定运行的第一步。如果你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更具体的问题,比如特定品牌的接线差异,不妨多查阅一下设备手册,或者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哦!

20251028041412

上一篇:导轨各类原理如何选型,滑动、滚动、静压导轨应用场景区别


下一篇:导轨型温度变送器如何选型,安装步骤与常见故障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