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 04/14/12
先认识一下温度变送器的“家庭成员”
二线制:这两根线可是“身兼两职”,既是供电线,又是信号线。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非常简洁,在现场安装中特别常见。 四线制:这派就比较“讲究”了,电源线和信号线是分开的,各用两根线,分工明确。
动手之前,安全第一!
务必、务必、务必先切断电源! 这可是带电操作,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 最好能由专业的电工或仪表工来操作,如果自己动手,一定要确保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安全意识。 手边准备好万用表,接线前后都能测一测电压、通断,心里有底。 仔细阅读你要接线的那个变送器本身的说明书!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变送器,端子定义可能略有差异,说明书就是最好的地图,可别瞎蒙。
二线制温度变送器接线详解
接“有源”端口(比如上位机、PLC等设备提供的带电源的模拟量输入端口):这时候比较简单,直接按照变送器端子标识接就行。通常是把变送器的端子1(正极)接到电源的正极(比如24V+),端子2(负极)接到电源的负极(同时也是接收设备输入的负端)。 接“无源”端口(比如只需要接收电流信号但不提供电源的设备):这时候就需要额外串入一个24V直流电源给变送器供电了。接法是:电源正极(24V+)接到变送器的端子1;变送器的端子2接到接收设备输入的端正子;电源的负极(24V-)和接收设备输入的负端短接在一起。 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
如果你用的是热电偶:一般就比较简单,热电偶的两根补偿导线(或者导线)不分正负地接到变送器标有热电偶输入的正负端子上(比如有的变送器是端子3接正,端子4接负)。 不过要注意热电偶型号和补偿导线是否匹配。 如果你用的是热电阻(如最常用的Pt100):强烈建议使用三线制接法!为什么是三根线?因为这样可以有效抵消连接导线本身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带来的测量误差,从而获得更高的测量精度。 接线时,热电阻的三根引线需要满足材质、线径、长度一致,并且接到变送器对应的端子上(例如,有的变送器是单线接3号端子,另外双线接4和5号端子)。
四线制及其他接线方式
两根线专门接供电电源(比如24V DC)。 另外两根线专门输出信号(比如4-20mA)到接收设备。
个人心得与进阶提示
数据手册是你的宝典:在我刚入门的时候,一位老师傅就告诉我,“数据手册是最好的老师”。确实,每个变送器的具体端子定义、支持的热电偶分度号、热电阻类型、供电范围等,在产品手册里都有最权威的说明。接线前花5分钟翻一翻,可能省下你后面5个小时的排查时间。 标签与标记很重要:接好线后,养成个好习惯,用标签机或者至少是永久记号笔,在线号管或线端做好清晰的标记。比如“PT100-A进线1”、“至PLC-AI0”等等。别小看这个动作,等设备运行一段时间需要维护或者排查故障时,清晰的线标能救命! 理解比死记硬背强:二线制为什么应用广?因为它节省布线成本,特别适合现场安装。 热电阻为什么推荐三线制?是为了消除引线电阻误差提高精度。 理解了这些设计背后的原因,接线就不再是机械地对照图纸插线,即使遇到没见过的型号,你也能根据原理推断个八九不离十。 常见坑点提醒: 热电偶的补偿导线可别用普通铜线代替,不然冷端补偿不准,测出来的温度能差好多。 确保接线端子压紧压实,虚接会导致信号时有时无或者波动。 屏蔽层一般要单端接地(通常在控制室机柜侧接地),避免形成地环路引入干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