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 04/14/16
调整前,这些准备你做好了吗?
核心调整方法详解
1 智能变送器的HART通讯调整
零点调整 (Zero Trim):零点调整是指在输入温度为目标零點(例如0℃)时,将变送器的输出信号调整为4mA。操作步骤通常类似于:连接HART手操器 -> 进入设备设置(DEVICE SETUP) -> 诊断/服务(DIAG/SERVICE) -> 校准(CALIBRATION) -> 传感器微调(SENSOR TRIM) -> 零点微调(ZERO TRIM)。有时候实际生产过程中,输入温度无法达到零点(比如量程是20-80℃),这时可以采用“在线调零”方式,将输出调整到一个与实际当前温度相对应的正确值。 量程调整 (Span Trim):量程调整是指在输入温度为量程上限值时,将输出信号调整为20mA。步骤与零点调整类似,在传感器微调菜单下选择量程微调(SPAN TRIM)。这里要注意,有时手操器显示的量程值与标准温度源(如双井校验炉)给定的值可能不一致,此时应以标准温度源的给定值为准进行调整。 迁移调整:迁移是调整智能变送器量程的一种简洁方式。通过HART通讯可以直接写入所需的量程上下限(LRV/URV),轻松完成迁移量的设置和改写。这对于非智能变送器来说可能需要通过硬件跳线或电位器调整才能实现的操作,在智能变送器上就变得非常简便。 分度号与线制设置:对于智能变送器,还可以通过手操器或配套软件设置传感器类型(分度号,如Pt100, K型热电偶等)和连接线制(2线、3线或4线)。例如,使用TREX手操器设置罗斯蒙特温度变送器时,可在“组态”-“手动设置”-“传感器(Sensor)”菜单下选择对应的分度号和线制。
2 传统变送器的电位器调整
零点与量程电位器:这类变送器外壳上通常有两个可调电位器,一般标记为“Z”(零点调节)和“S”(量程调节)或类似标识。 调整步骤: - 1
按接线图正确连接变送器、标准温度源(或模拟器)、精密电流表(如万用表mA档)和24V直流电源。 - 2
零点调整:使用标准温度源给出量程下限对应的温度(或用电位器模拟该温度下传感器的电阻值),然后调整“Z”电位器,使变送器的输出为4mA。 - 3
量程调整:接着,给出量程上限对应的温度(或模拟对应的电阻值),调整“S”电位器,使输出为20mA。 - 4
反复校准:由于零点和量程调整会相互影响,通常需要重复上述步骤2-3次,直到两点都准确校准。
- 1
3 硬件跳线调整
现场调整实战步骤与注意事项
- 1
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工具:HART手操器(智能变送器)、标准温度源(如便携式干式校验炉)、精密万用表、螺丝刀、可能需要的24V直流电源等。确保安全措施到位! - 2
连接与接线:根据变送器类型和调整方式正确连接设备。例如,校准一体化热电偶温度变送器时,可能需要连接24V稳压电源、万用表(串入电流回路)和标准信号校准器。 - 3
上电与通讯:设备上电,智能变送器确保HART手操器通讯正常。 - 4
参数检查与设置:检查变送器当前的位号、量程单位、阻尼时间等参数是否正确。必要时,先进行基本参数设置。 - 5
执行校准: 零点校准:输入零点温度(如0℃)或对应电阻/毫伏值,调整输出至4mA。 量程校准:输入满量程温度或对应信号值,调整输出至20mA。 中间点检查:均匀选取量程内的几个点(如按25%,,75%量程)进行测试,记录输入输出值,检查线性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中间点超差,优先微调零点,因为量程修正可能引起其他点变化。
- 6
验证与记录:校准完成后,最好再全程验证几个点,确保调整结果准确可靠。认真做好校准记录,包括日期、调整人员、校准前后数据、使用的标准器等,这对设备管理和追溯很重要。
量程一致性:务必确保温度变送器本身设置的量程与远端控制系统(如DCS或PLC)设置的量程完全一致,否则中控室显示的温度值会不准。【沈阳温度变送器】可是遇到过这类问题! 标准器选择:尽量使用精度高于被校变送器至少3倍的标准器。 环境因素:注意现场环境温度、振动、电磁干扰等对校准可能的影响。 阻尼设置:如果过程温度波动较大,可以适当调整变送器的阻尼时间参数,使输出信号更稳定,但注意这会增加响应时间。
常见问题与误区
调整无效:检查接线是否正确牢固,电源电压是否正常,HART手操器通讯是否正常,是否有硬件故障。 输出信号波动大:除了前面提到的调整阻尼时间,还需检查传感器接线是否良好,是否有强电磁干扰,信号电缆屏蔽是否单端可靠接地。 量程无法修改:有些非智能变送器的量程范围在出厂时已固定,或需要通过硬件跳线更改,无法通过软件无限制修改。 误区:调整越多越好:频繁或非必要的调整可能引入人为误差。如果变送器工作稳定且精度在允许范围内,不必刻意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