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 04/14/11
在石油、化工、电力等连续生产领域,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作为温度测量与控制的关键设备,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工艺安全与产品质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许多企业面临校准难题:是按规定周期拆卸送检,还是采用现场校准?校准过程中如何确保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本文将深入解析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校准的核心规范要求,为您的校准工作提供实用指南。
校准基本要求与技术标准
什么是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校准? 校准是指通过比较法确定变送器示值误差的活动,旨在验证其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偏离程度,确保温度测量准确可靠。
校准活动需遵循JJF1183-2007《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校准规范》等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这些规范明确了校准环境、设备、方法和判定标准。校准周期通常设定为每年一次,但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
校准环境条件对结果有显著影响。规范要求校准时环境温度应在15℃~35℃范围内,相对湿度不超过85%,同时应避免强电磁干扰和剧烈震动等影响因素。现场校准还需考虑环境温度波动,通常要求波动小于±2℃/小时。
校准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变送器外观整洁完好,铭牌信息清晰完整,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量程、分度号等基本信息。同时检查可调部件是否灵活有效,接线柱是否完好无锈蚀。
校准设备与工具准备
校准时所需的标准仪器及设备有其精确度要求。标准器的误差应小于被校仪表误差的1/3-1/2,这是确保校准结果可信度的关键。
- 标准直流电位差计(如UJ36)或直流电阻箱,用于模拟热电偶或热电阻信号
- 直流电流表(0~25mA,005级),用于测量输出电流
对于现场校准,需要采用便携式设备,如便携式恒温槽、便携式过程校验仪等。便携式恒温槽可根据现场需要选择不同的导热介质,如乙醇、硅油或蒸馏水,以适应不同工况需求。校准步骤与方法详解
校准点选择原则是校准工作的核心环节。校准点应包含上下限在内不少于5个点,均匀分布在温度量程对应的变送器输出信号范围内。对于带传感器的变送器,应从测量范围的下限温度开始,自下而上依次测量。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校准需要注意冷端温度自动补偿功能。校准时,输入信号值应减去该分度号热电偶与室温对应的毫伏值。首先根据仪表测量范围,分别输入对应于测量下限和上限的毫伏值,检查仪表零点和满量程输出,必要时进行调整。
热电阻温度变送器校准以Pt100热电阻为例,测温范围0~200℃。0℃时阻值为100Ω,用电阻箱输入100Ω,看变送器输出电流是否为4000mA DC;200℃时阻值为1771Ω,输入1771Ω,看输出是否为20000mA DC。如不符合需调整零点和量程。
校准过程中,上行程与下行程读数都很重要。先从测量范围的下限开始,平稳增加输入信号(上行程),依次输入各校准点对应的信号值,读取输出值;再从测量范围上限减小输入信号(下行程),依次进行测量。这种双向测量可以检查变送器的回程误差。
现场校准特殊要求
现场校准条件不同于实验室环境,需要特殊考虑。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感温元件为工业铂电阻时,在-80°C~300°C环境下的现场校准,需将变送器与测量标准器一并放置于便携式恒温槽内,并尽可能使两者靠近,在近似热平衡状态下比较输出值。
现场校准使用的恒温槽与实验室设备有所不同,便携式恒温槽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可根据现场需要选择导热介质。生物制药、工业、煤炭等不同工况下可选用乙醇、硅油或蒸馏水等不同介质。
实验数据显示,合理的现场校准方法获取的结果与实验室环境下校准结果差值较小,最大差值仅52 μA,对于05级16 mA输出量程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占比不到7%,证明现场校准具有可行性。
现场校准需注意安全事项,特别是防爆环境下的校准。对于防爆仪表,原则上不允许带电拆卸变送器或仪表接线,需要更换或拆卸时,应按防爆要求停电后进行。
智能变送器校准特点
智能温度变送器以微处理器为基础单元,可用于接收不同的热电偶和热电阻温度传感器输入信号,输出带有符合DE协议或HART协议的4~20mA DC电流信号。
智能变送器校准可采用HART手操器进行校验和组态,大大简化了校准流程。通过HART手操器或采用HART调试设备可以对其校验和组态,实现远程配置功能。
智能变送器的精度评定更为复杂,参比条件下总的模拟精度为A/D模数转换精度与D/A数模输出转换精度之和。对于热电偶输入式,还需考虑冷端补偿所带来的附加误差。
校准结果处理与确认
基本误差计算是判断变送器合格与否的关键。误差计算按公式Δ=(I测-I实)/(I上限-I下限)×100%进行,其中I测为温度变送器的电流输出测量值,I实为校准点的电流理论值。
校准完成后,需填写校准记录,包括仪器型号、测点名称、生产厂家、分度号、测量范围、校准点、理论输出值、实际输出值等信息。经校准符合规程要求的仪表,由校准人员填写正式校准记录,仪表粘贴合格证。
当变送器出现故障时,应进行系统检查:首先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有松动或生锈,测温元件是否断线;检查变送器对地绝缘是否良好;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重新校验变送器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校准周期确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在安装投运前必须进行校验,正常运行中校验周期一般为每年一次。但若中途发现测量值误差过大,也应及时给予校验,以确保仪器仪表的准确度。对于智能变送器,还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来评估其性能变化趋势,为校准周期的调整提供依据。
随着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校准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演进。未来,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预测性维护可能替代固定的校准周期,实现按设备实际状态进行校准,这将进一步提高温度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